一、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人类从事各种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它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其中包括劳动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防止职业性危害的对策。只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的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都保持健康。只有防止职业病和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职业卫生是指对各种工作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损害或疾病的预防,属预防医学的范畴。
二、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的关系。
(1)安全生产事故:外力伤害、突发事件、毒物泄漏等导致的急性人身伤害,通常认为是安全生产事故。
(2)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急性、慢性、亚急性健康危害,造成职业病,属于职业卫生管理。
(3)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具有相关性。
三、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有害因素。
(1)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
(2)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高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
四、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1. 生产原材料和辅助材料。
2. 生产性粉尘,特别是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
3. 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体、半成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夹杂物、废气等。
4. 产品或成品
5. 生产配套设施:放射原件、电磁辐射。
6. 生产性废物处理:如污水、废气、固废处理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有害因素。
五、为什么要做职业卫生检测?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第十九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志云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0第二十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